證券市場火爆,北上廣一線城市住房銷售回暖,兩大投資品市場集體發力,成為了對央行放水降息的絕佳回應。
但攪熱了的投資與央行降息的目標—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南轅北轍。貨幣市場利率變化方面,在央行11月22日降息后,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并沒下行。經測算,1個月期限的短期拆借利率,降息后8天的收盤利率平均水平為4.57%,比降息前8天高出0.59%。
貸款利率的高企,對于困頓中的鋼鐵行業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據Wind數據顯示,截至8月31日,33家上市鋼企中,有18家鋼企資產負債率超過70%,八一鋼鐵、撫順特鋼、韶鋼松山、西寧特鋼、華菱鋼鐵、重慶鋼鐵6家鋼企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0%以上。本質上講,鋼鐵企業的融資更為艱難。
首先,鋼鐵企業貸款議價能力弱。2004年,央行放開銀行貸款利率浮動范圍,對銀行貸款利率上限不再做限定。2013年7月20日起,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,取消貸款利率0.7倍的下限,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。在商業銀行的客戶中,鋼鐵行業作為利潤微博的行業,所能夠獲得的貸款份額難以與地產、電子產品等高利潤行業相競爭。
其次,鋼鐵企業貸款的渠道狹窄。2013年10月國務院下發了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提出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。央行嚴禁向產能過剩行業發放新增貸款,鋼鐵行業是政府化解產能過剩的老大難,尤其鋼貿行業成為了不良貸款的重災區,在不良貸款扎堆出現后,鋼廠、鋼貿商成為銀行貸款的重點審核對象,相比其他行業難度增大不少。
其實,降息給鋼鐵行業帶來的融資減輕僅是紙上數字,在銀行貸款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,更多的貸款價格(利率)是一貸一議。有調查顯示,中小企業的貸款在10%以上,而抵押物、擔保費、咨詢費、強行搭售理財產品等,導致實際貸款成本更高,有些甚至達到20%。
那么,鋼鐵企業只能坐以待斃嗎?其融資困局難破嗎?
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,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??疾烀绹?、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利率市場化進程,企業直接融資增加,間接融資下降,最終直接融資占據了社會融資渠道的主流。我國2013年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的51.4%,為年度歷史最低水平,此數據2002年高達95.5%,在2012年為57.9%。隨著我國社會融資渠道開始多元化,鋼鐵企業需要思考,在利率市場化的前提下,如何應對企業未來的融資問題,如何更多地從市場直接融資。
企業債券融資額上升很快,而股票市場的融資額相對較低,這是當前鋼鐵企業的特點。鋼鐵企業要借助短融券、中期票據、可轉債、新發企業債等方式融資,讓債權融資成為企業融資的主通道,降低對銀行貸款的依賴。當然,債權融資大意味著股權融資的相對不足,數年來未見鋼鐵新股登陸上市,作為過剩行業,鋼鐵企業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方面吸引力下降,尤其海鑫鋼鐵等事件的發展,更加惡化了鋼企的股權融資渠道。